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目前大学师生关系和谐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以和谐师生关系为核心的新型人际关系[1]。近年来,随着关于大学师生交往的负面新闻见诸报端,社会、媒体等逐渐对大学师生关系予以重点关注。本文拟从外科护理学学科建设为引入,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纵观师生关系的有关论述,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定义不尽相同。取其共通之处,师生关系可定义为: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沟通与交流、互动与交往等多种形式以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具有平等性、民主性、互喻性以及情感期待的双向性[1]。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在上述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互相尊重、人格平等、和谐融洽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或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互悦互纳的教学效果。毫无疑问,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各学科建设的成功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以外科护理学为例,外科护理学是以外科疾病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相关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的专业学科,其作为护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对护理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及提高有着重要作用[2]。因此,护理教育的发展必须倚仗于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实践表明,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无疑是提高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宝[3]。一方面,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出民主平等、轻松惬意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实践训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此学科知识点繁多,知识面广泛,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加之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核,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学习状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且可能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等行为。恰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则给此类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情感闸门,学生向老师倾诉困难以释放不良情绪,老师则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思想开导,理解并尊重学生,并提出正确的建议,引导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1 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
1.1 师生关系平淡化 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生对于教师不再具有过多的依赖性。这一点在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后,大学生都表现出鲜明的独立意识。课堂上,课堂的参与度大部分取决于学生自身对于此门课程的看法,包括教师的课堂讲解是否精彩、课堂技巧是否运用恰当、教学工具是否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是否和谐融洽等,倘若这些因素并未达到学生的预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然就不高,也直接导致了“老师抬头讲,学生埋头坐”——课堂“0”交流的尴尬局面,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生关系愈来愈远的恶性发展。而在课后,由于学生有自己的课余生活安排,老师也有自己其他的职业任务,老师下课就走,学生下课就散,很少有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课后交流,而这样“互不打扰”的境况正是目前高校的师生常态。此外,师生关系平淡化还体现为:在学生的心目中,学生把以往任教的老师与正在给他们上课的老师进行差别对待[4]。对于正在上课的老师,学生们在情感上尊重,见面热情,并且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以往任教的老师已经结束了教学任务,不再涉及学生的学习现况,所以学生们不再热情相迎,甚至见面打不打招呼也全看心情。
1.2 师生关系功利化 古往今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与学的师生关系都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纯洁的、神圣的感情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角色、价值取向以及利益关系都趋向于多元化,大学师生关系也越来越淡化情感,逐渐变得现实和功利[1]。学校被看作是学生上交学费取得文凭,老师贩卖知识的交易场所,除此之外,有些学生考虑到党员发展、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等“重大事项”,不惜花重金贿赂教师以换得一张畅行无阻的“通行证”。而有些老师则考虑到学生评教对于自身工作评定的影响,对学生放低要求,甚至听之任之以换得学生手中的“完美标签”。此外,在大学研究生教育中,许多研究生更是称呼导师为“老板”,称谓之变也不由得引人深思。不难看出,在当前高校教育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八股关系已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把师生交往等同为一种商业服务关系、一场你我互助的交易。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qikandaodu/2021/0220/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