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肩负着培养着民族人才的重任。课堂教学可视为提升民族地区大学教学质量的先行节奏。但在当前,西部和边疆省份的民族地区大学,无论是教学资源、教学设施、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师资、管理方式,与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教育资源有一定差距,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缩小西部和边疆省份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实现“教育兴邦”“教育脱贫”“教育兴边”的历史重任,改善课堂教学可谓是一个初始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1 “立体课堂”的背景与内涵
因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作用,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很多大学生从中小学的应试环境中脱离出来后,依然延续着以往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大学教师同样秉持着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而长此以往导致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学科素养、综合素质不佳,创新能力不足。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民族地区大学纷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笔者粗略认为,提升民族地区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关键是要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创新,构建“立体课堂”。
所谓“立体课堂”,是针对传统大学的“平面式”教学课堂而言的。传统的“平面式”教学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主要灌输课本知识,教学素材较少,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有限,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整体比较被动,积极性、自主性较差,无法形成课上理论知识与课下的思考讨论的有机结合,整个空间的一维的。构建“立体课堂”则不一样。“立体课堂”,就是要优化大学课堂的“内”“外”结构,加深纵向,拓宽横向,形成多维课堂空间,搭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交叉互动,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不断改进,形成“立体性”的空间结构,丰富教学素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知识与阅历,培养其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意识,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适应型、应试型转向探究型、合作型和创新型。[1]一言以蔽之,构建大学的“立体课堂”,是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扩大化、课本知识与综合能力拓展深入化的目标。
发达地区省份已经开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构建“立体课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传统教学衍生的种种问题已经比较弱化了。不过,这一现象在民族地区大学明显有滞后倾向,且由于民族地区大学的教育资源、师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能与发达地区省份相比拟,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知识能力不一,无法形成全员汇集的教育发展趋势。正因如此,民族地区大学应积极构建“立体课堂”,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培养更多更全面的新时期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注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民族地区大学“立体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主体,但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却很广,主要聚居于西部及边疆省份,是国家建设发展中定义的民族地区。客观而言,要想实现民族地区大学的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省份大学齐平,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整体的差距任重道远,仍需不懈努力,稳步向前。但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大学可以在改进课堂教学方面缩小与发达地区省份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在教育教学的某一环节完全可以实现赶超。因此,在民族地区构建有效的“立体课堂”是可行的,条件也是具备的。民族地区大学可以通过构建“立体课堂”改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综合来看,结合民族地区实情,可以从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1 教学过程“立体”:成立兴趣小组,优化课堂结构
不能否认,不管是民族地区,还是发达省份,很多大学的教学依然秉持的是“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将知识机械化会弱化‘深度学习’过程、传统教学由外而内单向输入会弱化价值渗透的力度、传统教学忽视大学生多元特点会弱化‘获得感’。”[2]这一模式并非不好,现在仍然需要,但如果一味坚持,容易形成“一言堂”,学生听与不听、听得如何不知道,最终的效果是体现了期末的考试上,教学过程“平面化”,看不到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qikandaodu/2021/0610/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