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翻译训练工具新探索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在讨论混合式学习时,不同领域对其定义和相关术语种类繁多,比如混合e-学习、网络学习、分布式学习、混合学习等。然而,混合式学习是最常用的术语。混合式

1 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在讨论混合式学习时,不同领域对其定义和相关术语种类繁多,比如混合e-学习、网络学习、分布式学习、混合学习等。然而,混合式学习是最常用的术语。混合式学习始于商业领域,现在已经逐渐渗透到大学教育领域,并且正在成为一种后来居上的替代者。各大高校基于此开展了各类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活动,试图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广义上来讲,混合式学习是课堂活动和利用电子资源学习的结合;具体来讲,混合式学习是指使用各种虚拟技术工具作为传统课程的技术扩展,如聊天软件、互联网大数据或评估/自我评估工具来辅助传统课堂学习的新模式。因此,混合式学习可以理解为是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其中技术是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优化学习效果。同时,关于混合式学习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明确,技术不是为了降低传统课堂出勤率,让学生不在课堂上课,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培养学生在混合学习环境(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并不总是需要在同一物理空间或时间上重合,而只需要在特定的场合,这样就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

2 借助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翻译训练

在过去的几年里,探索利用技术工具进行外语学习训练的研究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另一方面,虽然关于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来进行外语学习的研究很少,但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研究使用这种学习方法进行了研究。本节主要探索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使用一些信息技术工具来进行翻译训练的学习活动。在评估使用的技术工具时,应考虑几个因素,第一,学生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第二,学习内容的类型;第三,哪些工具和形式对学生更具吸引力;第四,最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类型。为了能够正确有效地完成这些训练,学生们需要有一定的语言技能保证,以及相对初级的技术工具技能,即能够基本会使用各种虚拟技术工具(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同时也需要一定计算机技能来应对不同格式文本翻译,并能在因特网上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对学生来说最吸引人的工具是那些他们已经熟悉并经常使用的工具,例如依托于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交流工具(聊天、电子邮件,论坛或微博)。学习活动的工具最好是免费的工具,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免费使用。

2.1 讨论论坛

论坛由一个虚拟空间组成,根据教学目标,可用于:讨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主题、就学生共同感兴趣的主题交换意见、解决疑问、共享文件、共同评估等。讨论论坛的主要优点是所有的帖子都可以被所有的群组成员访问和评论。其他优点包括:评论是按主题组织的,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被有效统计和监测(他们参与的频率、参与的主题讨论等等),并可用于总结性评估。论坛不仅对处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材料很有用,还可以作为一个空间,让学生对课程、所使用的工具、正在编写的特定文本提出疑问,甚至可以在工作组之间建立单独的论坛。整个学习讨论进程中,学生不仅要知道他们在讨论参与方面的期望和频率,还要知道任务完成的时间范围。因此,教师需要为所有论坛确定开始和结束日期。同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每项活动的成绩和评分标准,这样有助于后续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活动1:目标:识别文化参照物

这个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参照物,哪些策略可以用来翻译它们,然后参加一个论坛讨论,在这个论坛上他们必须反思和讨论文化参照物的翻译。由于这项活动是在课堂外进行的,学生需要在规定好的时间讨论和得出自己的想法。对文化参考的思考采取头脑风暴会议的形式。讨论重点围绕:第一,初步定义文化参照物;第二,列举文化参照物的例子;第三,给出建议的翻译版本;第四,对文化参照翻译的批判性评价。接下来,学生们将得到一篇包含文化参照物的外语文本,学生需要有效识别文化参照物并提出翻译方案。课后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写一份分析报告。该报告作为课程总结性评估的一部分,完成后交给老师留存并纳入学生学习档案。

活动2:目标:在翻译前对文本进行分析

学生需要分析语言特点、文本特点和语言外的特点、翻译该文本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有助于解决这些翻译问题的资源。在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个人分析之后,必须在论坛上与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所有学生都被要求至少参加一次专题论坛,并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比如,遇到什么翻译问题,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的重要性,或建议的资源,提供所发现的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qikandaodu/2021/0611/1846.html

上一篇:论民族地区大学立体课堂的构建及其意义
下一篇: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困境及解决对策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