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在线特约专栏
文|陈大地
历史上,瘟疫曾横行欧洲三百多年。荷兰莱顿布尔哈夫博物馆所在地就是当时的黑死病和精神病院。那时在欧洲的其它地方,血腥的宗教冲突仍在发生,天主教和新教医生却在这里放弃对立、携手医治任何宗教信仰的病人。后来,前莱顿大学校长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在这里为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们上公开解剖课、讲解临床病例。
现在,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通过令人震撼的球幕电影向观众们展示了四百多年来欧洲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勇于探索的学者们通过解剖发现了人体的奥秘,又将发现延伸到生物和自然科学;为了精准计算的需要,数学、物理等各个学科同时发展起来,进而推动了机械和工程科学的进步。从疫情结束时起,人们开始打破旧观念的桎梏,重视科学,大学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黑死病改变了欧洲,而大学和科技则改变了瘟疫之后的整个世界。
今天,我们面对着又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刻,荷兰大学在控制疫情、治疗病患和研制疫苗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荷兰大学联合会(VSNU)的主席Pieter Duisenerg在《疫情中的大学:新冠疫情危机中荷兰大学如何合作并提供解决方案》一书前言中说:“荷兰的大学积极地采取步骤应对新冠疫情、保证研究、教学的正常进行,并在社会中采取多种形式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从课题研究到志愿者工作、从数字化知识传播到设备和材料捐献。”大学还自觉承担了新的任务:教学生们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引导公众正视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社会危机的方法。
· 疫情来了,我们能做些什么?
莱顿大学的历史学院讲师Claire Weeda博士将本学期原定的中世纪欧洲瘟疫传播史讲座改名为“瘟疫与城市”,增加了与现实中正在发生的疫情危机相对比的内容,每周与学生讨论这两次瘟疫中人们相似的反应,比如用隔离的方法来防止疫情扩散、卫生意识提高和种族歧视滋长。教师用历史这面镜子反观现实,启发学生思考和研究这两次疫情对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把课程教学和实践项目放在疫情背景下,让学生们把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荷兰的大学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为后疫情时代培养栋梁之才。阿姆斯特丹大学、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等高校纷纷组织社会学专业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调查人们在隔离期间的心理状态以及疫情下弱势群体的生活。代尔夫特科技大学设计开发了公众决策实验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社会开放的时机和措施,表达他们的看法,并提供给政府作为参考。
温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Windesheim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90名学习精神运动疗法(psychomotor therapy)的学生开办专业的在线治疗和培训服务,帮助居家隔离的人们疏导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莱顿应用科技大学学习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学生Lars和Klaas为待在家里的父母和孩子们开发了亲子活动应用程序“猎熊游戏”,人们在电子地图上放置可爱的熊图片,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用手机在现实中寻找并捕获它。
威登堡应用科技大学(Wittenbor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意,设计和组织网上社交活动,增加国际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缓解因独处异乡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近日,阿帕多伦校区的学生志愿者们又走出居所,主动联系当地的青年志愿者,在保证社交安全距离的条件下为难民举办户外健身活动。面对疫情给大学教育带来的冲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直面危机、当仁不让,这种担当让公众在恐惧和迷茫中看到希望。
· 疫情过后,学者指引方向?
虽然大学校园因为疫情而关闭,大学的学者们却越来越积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在混乱的信息和太多的未知性面前,人们会更容易选择相信作为知识权威的大学、选择相信科学。从校园关闭的那一刻开始,大学的网站除了更新疫情期间的教学措施,更是发布了大量关于疫情危机的公开研究项目、讲座、网络研讨会等信息。
荷兰公共管理协会每周一、三、五在网站上发布8分钟微型讲座,由荷兰和比利时大学公共管理方面的著名专家讲解疫情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以及公共管理在控制疫情方面的作用,已经发布的主题包括“世界不是无主之地:本土化和全球化如何并驾齐驱”、“新冠病毒一视同仁?社会不平等正在加剧”,“少点儿拿破仑、多点儿默克尔:跨国界危机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等等,关注的都是全球疫情下社会治理的热门话题。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0/072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