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来源:强仔的日常(Boy_behappy)
这是强仔的第六篇教育信息化文章。
在大家都在关注市场更大的K12教育信息化时,高校信息化也已经发展了20年,作为国家科研及人才输出的战略要地,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也会给K12信息化以借鉴意义。
接下来我会从高校端、市场端、企业端三个层面来建立起整个高校市场的框架,为之后的分析打好基础,在此本篇会在以下三个方面来对市场进行概括性的阐述:
高校概况:类型多样、财权自主、采购繁琐
市场概况:渠道多样,贡献与矛盾并存
产品概况:上游大厂布局、高校应用渐入深水区
一、高校概况:类型多样、财权自主、信息化落地的路径及困局
进行高等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人才培养,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国家需要培养一系列的符合新兴产业的高素质人才来为产业端服务,另外一方面在国际竞争上,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人才永远是衡量标准之一。对于世界上的头部企业来说,成立高校企划部也是其构建自身生态非常重要的一环。毕竟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产业,高校永远是人才竞争的最上游。这里先来分析下高校自身的特点。
1、类别多样、单校体系庞大、管理复杂度高
和基础教育的学校相比,高等院校本身不是一个统一的主体,内部区分度很大:
从管理归属权看:分为中央部署高校、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高校
从办学层次来看:分为“双一流”高校、普通一本院校、应用型本科(二本、三本)高等职业院校等
从学科范围来看: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体育类等13个类别
所以从上述三个维度划分,高校内部就有很大的区分度,这也就导致了各个高校本身的财政来源、办学目的、办学水平、教职工及学生素养都有极大的差别。
从单校角度来分析,截止2019年,全国共有2700万的大学生,并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数量逐年递增,而高校只有2936所,平均每所高校有近9000人。相对比的,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1.8亿人,学校数量24万所,单校人均学生数800人左右,高校平均的学生体量是基础教育学校的10倍以上,单校体量巨大。
并且对于高等院校来说,不但要承担大学生的日常培养工作,为产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还需要承担相当大一部分的科研工作,很多高等院校的院系主任及任课教师都是在各个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高校本身有着对一线科研成果的追求,这也很大程度上的决定了他们的国际影响力。
所以由于院校体系复杂、人员众多、属性多样,就导致了高校之间差异化巨大、单校管理复杂度的极高。这也就构建了整个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生态背景。
2、财权自主,院校间决策差异大
相比于基础教育,高校具有更高的财务自主权,当前高校实行的财务政策是以1993年财务政策为基础逐步迭代而来,概括性的描述就是 “基础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 ,其中基础支出预算就是我们常提到的生均经费,三年一个周期,通过学校的招生人数和运营成本来核算每个学校的配额。而项目支出预算是国家通过项目制经费的模式来对高校的行为进行引导,如在2012年教育部开始提倡的 “建设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就有相应的专项经费。
而高校的财务来源不仅仅来自于财政经费,社会化公司的运作、校友捐助、科研成果转化等都会带来相当一部分的财务补充。并且高校会在每年3月份之前约定好当年的财政计划,其余9个月去执行,具备非常强的自主权。
各个种类的高校中,财务权限的分布是不一致的:
一本以上的高校中,因为学校、院系的管理层本身除了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管理、科研及社会责任,很多时候预算的上报由专业的老师就可以决定,再经过院系、学校的审批即可。
应用类本科(二本、三本)中,多数是需要由系主任、院系主任来做出预算上报才可以执行。
高职院校中,财权直接就由校长或副校长级来掌握预算、支出的支配权。
基础教育中,很多地区的学校没有自主权,财务完全由教育局来掌握。所以就整个公立教育体系来看,财权从高校到基础教育、是自下而上进行逐步转移的,这和各个院校体系本身的管理复杂度、人员构成、社会责任的分配具有直接的联系。
从财务来看,由院校的财务周期、财务水平、审批路径、决定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市场的财务运行逻辑和流程。
3、采购繁琐-高校信息化实施的2种落地方式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0/080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