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深切缅怀!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著名教育学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扬子晚报网8月11日讯(记者 王赟)11日,南京师范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悼文,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学家朱小蔓。 朱小蔓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扬子晚报网8月11日讯(记者 王赟)11日,南京师范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悼文,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学家朱小蔓。

朱小蔓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原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小蔓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8月1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3岁。

朱小蔓同志毕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朱小蔓同志品行高洁、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在工作中深受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为中国的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后辈学者、学生为人治学的典范。朱小蔓同志的逝世,是全国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朱小蔓同志成长于革命的红色家庭,其思想成长深受父辈影响。新中国建立前,父母亲皆为中共在敌占区的党员,父亲朱启銮曾领导南京地下党组织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杰出贡献。朱小蔓同志先后在安徽师范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工作。

朱小蔓同志于1989年-199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师从鲁洁先生攻读教育基本理论博士学位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她撰写的毕业论文《情感教育论纲》开拓了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为她之后对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系统阐述和研究奠定了基础。1994年-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朱小蔓先后担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院长(1994年-1996年)、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1996年-2002年),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德育研究方向的带头人。1996年,在她的带领下,我校成功组建教育科学学院,朱小蔓同志任首任院长;1999年,她带领我校教育学科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并兼首任所长(2000年-2004年)。朱小蔓同志带领研究团队开辟了德育基本理论、德育心理和德育课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同时,她开始建构情感教育理论,并引导中小学开展情感教育实践。2002年,在她的率领下,南京师范大学德育学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培育了大批专门人才。她还广泛联系海内外学术同行加盟研究机构,召开国际道德教育学术会议,在较短时间内使道德教育研究所建设成为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德育研究重地,推动中国德育理论研究走向世界。朱小蔓同志任学校副校长期间,锐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她主持申报并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掀开了小学教师本科教育的历史新篇章。

朱小蔓同志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教师教育及教育哲学等。作为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长期以来,朱小蔓同志在实践中结合哲学架构与科学意识,用现代科学知识综合考察教育问题,彰显教育中的“情感”维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性理论并付诸实践。朱小蔓同志的理论研究成果不仅在海内外受到学界的共认和推崇,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广大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病重期间,朱小蔓同志也不忘教育研究,深切关注教育民生问题。

在红色家庭文化薰陶下,在长期的生活、研究与求索过程中,朱小蔓同志养成了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朱小蔓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公而忘私的一生,是勤于思考、成果卓著的一生,她纯真赤诚、与人为善、平易近人、心胸宽广、充满人格魅力,深得朋友、同事、学生的敬仰和爱戴。朱小蔓同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校对 李海慧

【来源:扬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0/0811/582.html

上一篇:上海交通大学-云南省2019沪滇对口支援项目教育
下一篇:南充正在建设一所新高校,占地面积1000亩,已

大学教育投稿 | 大学教育编辑部| 大学教育版面费 | 大学教育论文发表 | 大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