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201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201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一计划名单甫一公布,立刻引起教育界和媒体的热议。教育部长江学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国际比较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双一流”计划公布后引起的讨论,恰恰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需要转型的一个信号。

“双一流”揭示高等教育改革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双一流”名单公布后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热议,您如何看待舆论背后的焦点?

卢晓中:“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在新时期的新样态、新导向。如果说这一新政策必将促进入选大学和学科的质量不断提升,尽快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那么如何通过“双一流”建设带来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化,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良性有序、分类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无疑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具体的大学而言,需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来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这也是在高等教育发展领域抓“关键少数”的重要策略。“双一流”名单出来后,出现一些声音,其中也讲了很多案例。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农学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而华南农业大学的却没有进去,华南理工大学最好的建筑学又没有进入一流学科。这与人们对高校、学科排名的普遍认知产生了一定反差,甚至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普通人都能看出这样一个很专业的事情中存在问题时,恰恰可能不一定是真问题。

我的基本理解是,“双一流”的制度设计,实际上体现了“扎根中国办大学”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由于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对标往往是以国际上的大学和学科排名为依据,这可能不同于我们以往基于本国学科制度对学科的认知,这也是一流学科名单出现争议的主要症结。

目前,人们议论比较多的还有“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身份问题。从现有公布名单来看,“985”“211”高校无一例外进入了“双一流”建设的范围,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双一流”建设并没有像起初言明的“去身份化”的初衷。应当说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一个特征,就是根据高校既有“身份”来确定拥有怎样的地位并获得相应的资源配置;同时,这种“身份”往往是相对固化的,没有竞争机制,因而缺乏动态流动。毋须讳言,这种“重身份论”甚至“唯身份论”的资源配置方式,加之身份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活力。“双一流”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就是试图破除这种长期的“身份”固化,特别是“唯身份论”。其中一个重要旨趣就在于“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身份机制,即破除身份固化,而不是简单地去“身份化”,同时注重充分发挥“身份”的激励和导向功能。至于现有“双一流” 建设名单中“985”“211”高校都能入选,是否还是考虑了身份问题,从遴选规则来看并不明显。我认为,此项改革政策能否真正践行初衷,关键在于3年后建设状况的考核评估是否真正能“动态身份”。

办扎根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双一流”建设除了要注重国际性,更要注重本土性的探索,具体来看,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卢晓中:所谓“双一流”,顾名思义,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国际性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办扎根中国大地的一流大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一致性和结合点。由于我国高校类型、学科分布的不同,决定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呈现出大学及学科类型的多样化、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态势。这里有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要做好一流学科和非一流学科的协调,形成健全良性的学科体系;二是加强学科群或学科集群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群或学科集群形成的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并注意从中寻求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值得注意的是,学科群的组建必须建立在各学科间有着内在学理联系的基础上,并且能真正体现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而非简单地拼凑起一个学科群,更不是为了借此扩大高校的一流学科资源的覆盖面。还要更多追求一流学科的“质”,发展重点和优势学科。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0/1010/1039.html

上一篇:创立中国南海海洋大学?教育部:校名与现行政
下一篇:哈佛大学教育专家:催孩子学习是最失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