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四川大学探索新模式 打破学科壁垒打造通识教育

来源:大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川在线记者 李寰 本学期开学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简称“文新学院”)学生李子屯在选课系统上选了《法医世界:全球大案的深度剖析》通识课程。与传统的公选课不同,升级

四川在线记者 李寰

本学期开学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简称“文新学院”)学生李子屯在选课系统上选了《法医世界:全球大案的深度剖析》通识课程。与传统的公选课不同,升级后的《法医世界》除了有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的老师授课外,还邀请了外专业的专家和行业专家合作“跨界”授课。

这是四川大学通识教育的一项新尝试,从2020年秋季开始“上线”,已运行一个学期。“打破学科壁垒是最大特色。”据四川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学校致力于在3-5年内,打造100门有特色的通识核心课程,在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该计划也被称为通识教育升级版。

一堂“立体”的课

打破学科壁垒,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各大高校都开设有公共选修课,但一直以来,公选课都被质疑为“缺乏营养”的“水课”,不少学生上公选课只是为了获取相应的学分,老师也只是为了完成必要的工作任务,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不强。

四川大学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对通识教育体系进行优化升级。“课程整合了多个学科的优秀师资,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各类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四川大学教务处负责人看来,从公选课到通识教育核心课,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更重要的是通过古今中外文、理、工、医各领域经典文献、思想、核心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与实践,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度,增强文化自信。

四川大学网络空间与安全学院教师赵辉也认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开思维,对多种知识进行储备,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极速变革的未来所带来的挑战。

一堂通力合作的课

多学科老师共同参与,设置五大通识模块

目前,四川大学首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已跨学科开课,覆盖2020级所有专业的新生,本学期将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选课。

师资方面,很多课程需要由多个学院的老师跨学科共同完成,这也是四川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一大亮点,学生能够从不同老师的课堂上习得不同的学科知识,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生命哲学:爱、美与死亡》是由化学、哲学和临床医学院等9个学院、11个学科的11位老师共同完成,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入手,通过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全面探讨生命中爱、美与死亡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去追求美、正确面对死亡而过有趣且有意义的一生。

课堂也不再仅仅是讲授,而是更多地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标本采集、脑电波控制小球实验、小车组装工程实践、VR课堂、博物馆参观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川大学教务处专门成立了通识教育专家小组,设置了五大通识模块,其中包括人文艺术与中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科学探索、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事务与全球视野。

专家组根据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确定课程选题,学院老师根据选题进行申报,并组织跨学院、跨学科的老师们集体备课。课程组先拿出教学大纲,然后由专家和其他课程组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并反复进行多轮打磨。

此外,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反馈,由专家全程把关,每个月做一次“学生课程评价问卷调查”,结合专家小组、督导委等现场听课评教,实时反馈课程组完善课程建设,若连续两学期未得到专家和学生认可,课程会逐渐被淘汰。

一堂“活起来”的课

确保课程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想学爱学

《法医世界:全球大案的深度剖析》非常抢手,课程上线不到两个小时,4个班超过300个名额就被一抢而空,尤其受文新学院、空天学院、数学学院学生的喜爱。

华西基础与法医学院副院长梁伟波说,一门课程火不火,在于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例如,在这门课程中,辛普森杀妻案等,在法医学专家的讲解下,褪去了神秘色彩。课程还邀请成都市公安局一级警督,围绕一名女孩上学路上不幸遇难的故事,代入法医实际现场勘查工作的真实情景。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1/0305/1434.html

上一篇:大学里“最挣钱”的专业金融第6、教育上榜,第
下一篇:2021QS世界大学排名 | Sommet Education继续保持酒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