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大学热”,到底是发展了城市,还是扶持了教育?
过去,一些地区没有大学,却靠着大量低端产业,经济迅速崛起。
可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有些地区认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着手筹建大学,期待大学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因此积极筹办新大学,已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据悉,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数量也就1041所,而到了2020年规模已经到了2738所,可以说高校的数量持续增长,而且还有一些地区正在筹建新的大学。比如:
深圳地区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东莞则迎来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
从未来发展的方向来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高尖端人才,人力资源也会随着产业的转变,吸纳更多的人从事脑力劳动,而体力劳动,或许也会逐渐被人工智能代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建设大学,尤其是高质量的大学,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之举。
常言道,“一流城市,一流大学。”
对于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来说,城市和大学就像是交错辉映在现代都市里的声色光影,有时候你很难区分,到底是现代城市成就了名牌大学,还是百年名校成就了历史名城。
但是显而易见,凡是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而组建甚至是新建的大学,都不应该把眼光拘束在眼前的短期利益上。不要刚刚成立了新大学,就想要这所高等院校的师生和团队,立刻、马上地给这座城市带来经济、教育和就业上的“回报指标”;或是要求大学将大部分招生指标投放在本地城市,想要“心急火燎”地提升这座城市的升学率和本科率。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短视的发展理念。
实际上,“办学”是百年大计,需要的是城市管理者“薪火相传”的教育精神。想要搞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就应该摒弃“短时间内求回报”的肤浅观念,把自身的眼光和见识放在“百年大计”上,理性投入、持续付出,才能真正建立让世界瞩目的一流大学。
不过,对于筹建新大学,也有反对的声音。
有人认为当前我们国家高等院校的数量已经很庞大了,在未来生源减少的大背景下,或许,有很多大学都要面临缺乏生源的问题。从人口变化来看,未来人口减少也将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如果从大学的普及率来看,实际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当前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高学历人口仍然是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考政策的逐年变化,将让不少孩子无法完成高中,尽早进入到职业技术亦或是早早步入社会,这与各地筹建大学的现象,却形成了一种反差。换句话说,在基础教育方面,正将生源细化,不少学生将无缘上大学,而大学数量却还在攀升。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当前中考制度不改变,那么未来大学短缺生源的现象,将会先于人口减少的到来。
而且,随着大学生逐年扩招,未来的大学数量逐渐过剩,也可能是一个会出现的问题。
当然,这也未必是坏事,毕竟优胜劣汰下,有利于高校的发展。那么,当前对于一些高校来说,可能不是要面对教育质量的不进则退,而是要面对未来可能失去生源,甚至是“关门倒闭”的境况。
不过,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作为家长和学生,都更期待优质教育。也就是说,即便是人口发生变化,甚至是生源减少,教育质量高的大学,依然不用担心生源问题。
比如说,2018年西湖大学成立,作为民办高校以基金会模式办学,可以说也将会是未来高校的一种形式。对于未来高校来说,除了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甚至可以说,科研经费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可以说与生源同等重要。
那么,无论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都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提高科研经费?
笔者以为,未来高校可能会加大校企之间的合作。而这样的合作将不同以往,在过去校企合作更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在未来的形势下,校企合作可能更着重科研转化,更注重科研能够为高校带来科研经费的状况,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可以提升科研转化的效率,也有利于高校和企业的发展。
因此,在筹建大学的同时,可能一些地区也应该做好长远的规划,要让高校发挥科研优势,并且能够让高校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实现校企的双赢,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机制。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1/0329/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