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评论员孔雨彤
近日,在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学校厨师、保安等工作人员应邀走红地毯,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校方表示,这也是学生的“最后一课”。
我们见过校长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的每一个毕业典礼,但很少看到普通的和默默无闻的“服务员”登上如此神圣和仪式化的场合。内蒙古这所大学的“创新”仪式在事后得到了一致好评,或许是因为它间接传达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比如感恩,学生们常说的“师恩难忘”,但实际上,学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运行和完成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离不开那些“非...课堂教学”工作人员。厨师、保安、宿舍、校医、图书管理员……在毕业的那一刻,学校还邀请这些人员到现场见证为学生服务的“重要时刻”,体现了一种认真的尊重和认可,并提醒同学们,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一直在身边默默服务和帮助自己的人。
比如“专业不分高低”。 “人生的成功不仅限于金钱地位。”很多时候,受邀的“颁奖人”和“见证人”往往都是在专业领域有成就和地位的人,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然而,这个仪式把这个角色交给了“在普通岗位上努力工作”的人。在这个特殊的毕业时刻,它向奔向未来的孩子们传达了一个理念:即使不是那么“辉煌”。职业,没有那么“辉煌”的成就,也可以充满价值和意义,赢得尊重和荣耀。
在近几年的每一个毕业季,我们都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各种“有心”的计划和设计。比如今年,复旦大学用24盏可投影路灯,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打造了一条铺满“暖心”语录的“离校路”;东南大学将毕业生的名字投射在大楼的外墙上,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有灿烂的“星空”;大连还有一所高校,连续7年用校车送毕业生到车站和机场。汽车发动时,象征最高礼节的校旗卫士笔直地站在马路两旁……
这也是“最后一课”,传递爱、尊重、祝福,和感情。就算有人用“秀场”来形容,我们的高校为什么就不能“秀”呢?教育没有“物质”;同样,以“教育”为灵魂的教育,决不应局限于“课堂”。那些颇具人性化的设计,让我们的学校更像是一所学校——不只是一栋建筑,不只是体现杰出人物,充满人情味和人文精神,深思熟虑,敢于表达,传承过去,开启“未来” ”。
为这些学校鼓掌,这是学生们的幸运。而这些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秀”,不妨多一些。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60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在各大应用市场全省在线等你来报道!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1/0730/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