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日前刊文指出,我国高校博物馆总量已有400多家,有更多学校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场馆,甚至是打造集群。不过,与此数字形成对比的是平均每馆5万人次的年观众量,以及70%以上机构年举办临时展览次数的不足。可作为参照的是,2019年故宫博物院的年参观量为1933万人次,高校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有限的事实仍摆在我们眼前。
我国高校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有限,的确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这很大程度上与发展时间较短、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不管如何,高校与博物馆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其实有着相同的使命职责,那就是都承担着教育功能。将两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的价值,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天然具有的实物教学功能,也是为了引导大学生通过实物了解历史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加强高校美育场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剧院、音乐厅、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等艺术场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美育都是一块亟待补强的短板。而高校博物馆可以作为立德树人、开展美育的重要抓手,通过高质量特色办馆,借助有意蕴、有价值的展品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家国情怀。
发挥高校博物馆的教育价值,一方面要立足实际,探索数字化、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为本校教学科研活动做好服务,以高质量的藏品、多样的专题展览、丰富的主题活动和良好的场馆环境等做好针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人文教育,即做到专家所谓的“博物馆学意义上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要更新理念、开阔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推进馆际交流,提高服务质量,勇于承担大学服务公众的社会功能,让博物馆从“养在闺中”走向“远近皆知”,为周边社区乃至整个地区提供服务,使其成为青少年流连忘返的学习阵地、美育中心,即做到专家所谓的“博物馆学意义上的社会化”。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博物馆应该被赋予更多的教育功能和使命担当,不只是作为一座普通的博物馆而存在,还要作为教学的场所、育人的空间、形象的展示以及满足公众审美需求、与社会交流的平台,即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新引擎、思政工作的新阵地。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就建设了国内首家国家三级传媒综合性博物馆——传媒博物馆,并将之作为品牌形象工程、文化内涵工程、特色强化工程,不少大学生参观学习之后受到很大的心灵震撼。
而办好高校博物馆,除了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努力实现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和谐统一,突出文物、标本主角地位和观赏性,突出陈列展览的真实性和知识性”,还要避免千篇一律,坚持走特色化、规范化之路。所谓特色化,是坚持场馆建设与学校办学历史、专业所长结合在一起。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建设货币金融博物馆之初,就注重收集中外钱币,目前已经拥有6000多种,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大明宝钞”到历史上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再加上2万多种票据、契据的货币证券,充分体现了学校的金融学科特色。所谓规范化,是指场馆建设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相关制度规定,并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达到科学发展、充分开发、常态利用的目的。
拥有高质量的高校博物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当下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博物馆建设,下一步就是不断完善法规,持续加大投入,使之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和社会价值,真正成为大中小学生触碰文物脉搏、回溯中华历史、传承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平台。
(作者:王旸 系渤海大学教务处教师)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1/1006/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