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发布《长三角人类发展进程报告(2010-2020)》。
课题组基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工具,针对中国实际以及统计基础,研究提出了中国地市级HDI指数编制方法,并测算了2010-2020年间全国地市级HDI指数。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推出 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以下简称HDI) ,主要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类发展的三个方面的成就: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衡量;知识的获取,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衡量;体面的生活水平,用人均国民总收入(GNI) 衡量。
(在测算时,首先计算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NI指数三个分项指数,然后采用几何平均计算出HDI指数。各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按照HDI值的大小划分为不同的发展水平。HDI值介于0.8-1之间,为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介于0.7-0.8之间,为高人类发展水平;介于0.55-0.7之间,为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小于0.55,为低人类发展水平。)
全球HDI指数最高的5个国家和地区 为挪威(0.957)、爱尔兰(0.955)、瑞士(0.955)、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0.949)和冰岛(0.949)。
HDI从传统经济统计转向人的发展,更强调人和人的能力,而不是经济增长,应成为评价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理念上更加契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
图源:《报告》
该报告综合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初步数据和其他数据来源,测算了201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各市的HDI指数,从健康、教育和收入等三个方面,评估了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成就。
研究发现, 长三角地区的HDI指数已从2010年的0.743上升至2020年的0.814, 整体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迈上了人类发展的新台阶。
在省级层面,江苏和浙江从高人类发展水平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安徽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迈入高人类发展水平。
在市级层面,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城市数量和覆盖人口大幅提升,从2010年的上海、苏州、无锡等3市扩展到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常州、宁波、南通、绍兴、扬州、镇江、舟山、泰州、嘉兴、合肥、湖州、芜湖等17市,覆盖人口从4000万上升到1.29亿,占区域总人口比例从19%上升到55%。
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在了全国城市群的前列。
同时, 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长三角地区在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组中(HDI介于0.8-1)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部分地市人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落后于区域整体人类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仍是区域内人类发展差距的主要肇因; 教育水平成为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的主要短板
图源:《报告》
在教育方面,报告建议:
从2019年和2013-2019年的平均值来看,长三角地区人口数量在全国占比分别是16.22%和16.10%,GDP在全国占比分别是24%和23.51%。全国1/6左右的人口规模贡献了全国近1/4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实力雄厚。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网址: http://www.dxjyzz.cn/zonghexinwen/2022/0214/2242.html